【編者按:各類交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協同運行、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實現招標采購全流程透明高效運行,是《“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簡稱《行動方案》)的核心目標。】
交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行政監督平臺三個任務部署完之后,下一項就是幾個系統之間、平臺之間要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第一,加強電子招投標系統內的互聯共享
系統內的互聯共享就需要以各級各類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以公共服務平臺為樞紐,按照《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其技術規范要求,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一定要發揮好公共服務平臺的樞紐作用。交易平臺應當選擇任一公共服務平臺對接交互信息,并可依法直接與相應的行政監督平臺對接交互信息。同時鼓勵中央企業和省屬國有企業的交易平臺按照規定與國家或省級公共服務平臺,以及相應的行政監督平臺連接并交互招標信息。這是解決一個中央企業、省屬國有企業如何進入公共資源服務平臺的問題。現在很多中央企業、省屬國有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立采購系統,自己的集團化采購本身實施的非常好,再進地方平臺的話,反而打亂了自己的系統,且一系列的線性工程也不適合進地方平臺。所以就需要明確他們到底跟誰對接。
重要企業、省屬企業的平臺直接與公共服務平臺對接,由公共服務平臺把相關的信息轉到項目所屬的監管部門,與監督平臺對接、交互信息。這樣的話,相當于留了一個通道,并非一定要進地方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公共服務平臺應當與相應的行政監督平臺實現對接,并負責將交易平臺依法交互的交易信息、信用信息推送至相應行政監督平臺。下級公共服務平臺應當與上級公共服務平臺對接交互信息,鼓勵同級公共服務平臺之間互聯對接,逐步形成全國縱橫連通的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體系。
第二,實現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
這里要明確一個定位,電子招標采購是公共資源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的統計情況來看,在各地的公共資源平臺中,工程建設招標投標是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他的交易體量也最大,交易金額估算占交易總規模的70%。同時,其電子化交易起步也比較早,基礎也比較好。所以應當把推進電子招標采購,與推進公共資源電子化結合起來。
各地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與本地區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分開建設的,應當明確各自功能服務定位,協調統一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并相互對接共享信息,充分發揮各自服務功能優勢。
合并建設的,應當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滿足公共服務基本功能要求,并按規定與上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交互信息。既要滿足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法對于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的要求,也要滿足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對于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要求,這個平臺同時也與上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對接。如果上級的這兩平臺也是分開建設的,那也是分開接,如果上級的這兩個平臺建在一起的,接一個就可以了。
第三,推進與投資和信用平臺協同共享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推動四大平臺,包括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價格舉報監督平臺。其中,要求電子招標投標系統與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信用信息平臺要實現對接和共享。
電子招標投標系統與投資平臺是什么關系?現在投資也是要求全流程閉環監管,包括從項目儲備,到申報項目、項目審批,到下達項目計劃,都在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進行,同時,項目審批完成后,下一步進入交易環節。進入到交易環節之后,例如,交易平臺跟投資審批監管平臺對接之后,這種批完的項目,它的相關信息可以直接轉到交易平臺上,同時交易平臺與投資在線審批平臺實現對接之后,交易的信息同步能推送到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這樣一來,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扮演了一個電子招標投標行政監督平臺的角色,這樣就是一個很好的一體的融合。
如果在線審批監督平臺與交易平臺對接困難,可以跟招標投標的公共服務平臺對接,也是項目信息和交易信息實現交互。所以說,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與招標投標系統的融合、對接應該是對于雙方都是一個互補的事情。對于投資平臺來說,接入了交易這塊,實現了整個項目的閉合管理,從審批到最后交易,對于招標投標來說,招標投標的行政監督平臺也有了,也實現了招標投標交易的監管和交易的閉環。
第四,與信用信息平臺的協同共享
現在招標投標活動中會用到大量的信用信息,包括在評標過程中,同時,交易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信用信息。現在又要求開展信用聯合懲戒,已經簽了幾十個信用備忘錄。一處違規,處處受制;一處失信,處處受罰。
每個備忘錄里都有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的信用情況。這就需要方方面面的信用信息進行交互活動。一方面把交易過程中形成的信用信息傳給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另一方面,我們可以依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信息反饋到招標投標活動中來,作為招標投標中的參考依據。所以強調電子招投標系統,跟投資和信用平臺實現一個協同共享。
整理: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