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電子招標投標深化試點工作交流會上的講話
(2016年8月2日)
任 瓏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推動和指導下,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于2014年9月正式組織啟動行業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試點工作。今年1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林念修副主任在深圳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經驗交流會上,對電子招標投標前一階段試點工作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按照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針對電子招標投標實踐中的問題,對進一步深化試點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又召開了國家電子招標投標綜合試點專題調研會,并在會后會同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等六部委印發《關于深入開展2016年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法規[2016]1392號),針對9個政府綜合試點的情況,分別提出了具體的深化試點工作的要求。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根據1392號通知要求,結合行業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試點實踐情況,印發了《關于貫徹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關于深入開展2016年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對中央企業交易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及第三方企業交易平臺的三類單位分別提出了進一步深化試點工作的具體要求。
為了深入推動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試點工作,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的階段性成果,進一步研究電子招標投標實踐中的問題以及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協會召開本次深化試點工作交流會議。下面,我就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試點工作的基本情況和需要深入研究解決的問題,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領導和試點單位代表作一匯報:
一、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基本情況
(一) 電子招標投標交易項目顯著增加
由于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的有力推動和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單位的積極實踐,同時得益于國家整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帶動影響,根據2015年3月至今年6月底的不完全統計,全國新建和改建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數量大約增長了37%以上。43個交易平臺試點單位通過電子招標投標交易項目數約10多萬個,交易總額約達到1.5萬億元,比2014年同期電子招標投標交易項目增長了62%以上,其中,工程交易項目占了40.6%、貨物交易項目42.7%、服務交易項目16.7%.
(二)電子交易平臺的特色典型和成功做法
1、利用市場化機制配置專業化交易平臺
深圳、昆明、菏澤、包頭等地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用市場化競爭機制,開放引入市場第三方主體建設運行的專業化交易平臺,并通過對接電子服務系統,納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體系。特別是菏澤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主動放棄自建交易平臺,完全引入外地企業的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為公共資源交易實施主體自主選擇專業化交易平臺奠定了基礎。
2、立足專業化交易定位,提供精準優質服務
電子交易平臺的專業化定位是市場核心價值的基礎,國家電網、中國移動、安徽優質采、江蘇華招藥品耗材、江蘇國泰新點等交易平臺立足專業化定位,為項目實現電子招標投標全流程專業化交易,量身定制專業系統軟件,并為精準匹配需求與供應,以及完善后續供應鏈服務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3、按照集約化要求,集中建設規模化交易平臺
現有大多數招標代理機構規模化程度相對較低,自行獨立建設運營電子交易平臺既難以支撐建設成本并無法形成規模運營效益。為此,中國機電設備招標中心聯合全國招標中心系統所屬27家單位共同發起建設“中招聯合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充分利用聯建單位的合力優勢,建設運營一個具有較高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的電子交易平臺,為電子招標投標發展又創造了一條典型路徑。
(三)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需求迅速增加
隨著電子招標投標交易范圍迅速擴大,以及各省市為了整合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轉變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方式,全行業迫切需要加快各地區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并與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對接和數據共享。同時要求與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電子服務系統、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信用中國平臺等實現對接和數據交互。各電子交易平臺及其市場主體、監管機構、社會公眾等也迫切需要國家和地方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提供市場信息聚合交互共享、CA證書互認兼容、主體注冊信息共享、公共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等公共服務。
今年6月底,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一期項目已基本建成,并進入全面試運行和項目驗收階段。截至目前,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已與90個平臺實現互聯對接和信息共享,其中國有企業交易平臺17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16個,第三方交易平臺50個,公共服務與行政監督平臺7個。已有130萬條電子交易數據交互至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其中,國家電網、鞍鋼、中煤、中航技、中國移動、廣州、昆明、南京貨物、深圳、安徽優質采、廣東電子等交易平臺交互數據名列前茅。同時,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為鐵路局工程監督中心、菏澤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運營公共服務與監督系統提供了共享資源、技術開發和運行維護的全方位支持,與河北省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合作啟動部署了國家、省和市三級信息同步交互共享的互聯互通組件產品服務。
同時,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設計研發的CA證書互聯、主體注冊共享、投標開標救助保障、政策法規與專業詞典、行業論壇、招標文件范本等13類65項中的一期公共服務產品已上線試運行,并將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與交易平臺和地方公共服務平臺緊密合作運營,并結合開發運用市場信息及其大數據分析成果,為市場提供專業、精準、高效和智能化的公共增值服務。
(四)創新行政監督方式,實現事中事后在線監督
實現行政監督電子化是推動電子招標投標有序發展,轉變和規范行政監督方式的主要因素和關鍵路徑。為此,全行業期望政府部門著力抓住行政監督電子化這一關鍵環節。繼昆明、深圳實行電子化行政監督之后,國家鐵路局、菏澤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享利用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運營行政監督窗口,并通過對接相關電子交易平臺,對招標投標交易全流程實現在線行政監督,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電子招標投標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電子招標投標的認識和運用有較大差異
由于招標人與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評標專家、監管人員對電子招標投標的認識以及專業素質存在較大的差異,又受地區和行業運用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與網絡設施條件、公共服務與技術標準的制約影響,以及電子招標投標對不同主體和人員既有利益產生的沖擊影響,致使不少主體和監管部門至今仍然不信任、不適應、不接受電子招標投標交易方式,而習慣于使用紙質方式交易,任一環節的不同步,都會制約影響電子招標投標的推廣運用。這是全行業推行電子招標投標無法違避的不協調與不平衡基礎環境。
同時,由于招標人運用電子招標采購的動力激勵和約束力不足,行政監督部門運用電子化在線監督嚴重滯后,并受場所收費等既得利益的影響,各地區和行業運用電子招標投標程度相差懸殊,極不平衡,而且,電子招標投標全流程交易項目的比例又嚴重偏低。
(二)亟待改變市場化交易平臺發展困境
盡管,《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第39號命)已經為市場主體建設運營的交易平臺提供了一個制度依據,但是大多數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下屬的電子交易平臺承襲的強勢服務局面短期內估計難以全面改觀。同時,市場化交易平臺也需要進一步規范培育發展,招標人目前自主選擇專業交易平臺的條件也尚未充分具備。因此,目前,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建設運營交易平臺的環境仍然不盡理想,更難以按照專業化分工,提供精致高效服務。此外,由于市場各方對電子交易平臺運營模式尚未形成共識,由此市場化交易平臺又缺少合理、穩定、保障的運營維護收費模式,壟斷性收費、惡性低于成本收費和綁定工具軟件收費等現象同時并存,嚴重制約了市場化電子交易平臺的生存和發展。為此,迫切需要全行業各個方面要努力為市場化交易平臺的運行和發展創造一個開放公平的市場發展環境。
同時,電子交易平臺以及相關市場主體必須加強行業自律,規范服務,自覺抵制技術壁壘、漏洞、暗箱操作等違法違規交易服務行為,努力提高交易服務水平和效率。
(三)全力推行電子化行政監督
期望政府借助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強制推動力和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力量,利用政府推行“放管服”,轉變行政監督方式的契機,大力推進招標投標電子化在線行政監督,將電子行政監督滯后的制約因素,轉變成為推進電子招標投標市場有序健康發展的積極力量。
(四)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1、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對接共享市場信息,加強平臺協作共同推廣公共服務產品
電子招標投標交易信息交互共享是核心基礎。全國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通過公共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才能構成市場一體化生態環境,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應當堅持開放互聯、一體聚合、共建共享為基本準則,既要充分利用交易信息交互共享的制度約束力量,又要與各平臺建立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利益共贏的運行機制,有效聚合共享市場信息,聯合推廣運用公共服務產品。
2、合理清晰界定與國家招標投標公共平臺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系統的功能作用定位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統一協調指導下,既要發揮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系統的整合跨行業領域市場交易信息和綜合導航指引服務功能,并發揮其作為政府研究決策依據的主要服務作用;又要發揮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交互共享招標投標領域市場信息的樞紐服務作用,并為招標投標交易全流程提供全方位專業化支持的公共服務。兩個平臺的服務定位應當合理清晰界定并公告市場,同時相互協作和支持,防范相互越位與錯位服務。
(五)加快完善制度保障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和試點工作要求的基礎上,正在調研起草《“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技術標準及數據規范、《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交易平臺認證實施規則》等,行業希望在2016年底左右能夠陸續印發實施,以利科學規劃電子招標投標健康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建立完善電子招標投標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保障體系。同時,有關部門和地區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關于建立清理和規范招標投標有關規定長效機制的意見》,持續清理不適應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以及不適應電子招標投標需要的傳統規則和非法規定,為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專業化交易,實現市場信息共享和市場開放競爭,實現電子化和規范化行政監督清除制度障礙。
加快推進平臺系統檢測認證。在貫徹執行《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辦法》的基礎上,既要考慮到招標投標行業和區域存在的需求差異,檢測認證中應當允許保留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功能的一定個性差異;又要考慮到亟待申請檢測認證的平臺數量較多,要加大引入檢測認證機構投入力量,簡化檢測認證程序,提高檢測認證專業技術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降低檢測認證費用,支持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加快依法規范建設和運行。
本次會議是交流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試點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總結經驗教訓、研究存在問題以及提出解決對策措施。希望各位代表認真研究、充分交流,積極建議,共同探索“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以及有效實現路徑,為推動電子招標投標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本網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及原文鏈接,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