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指引“互聯網+”招標采購發展路徑
2015年10月29日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十三五”規劃建議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發展理念,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作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行動綱領,“十三五”規劃必將促進新一代信息經濟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招標采購領域也即將迎來重大戰略機遇。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招標投標制度從無到有,逐漸完善,在合理配置公共資源、綜合優化項目建設及有效防治腐敗問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由于政府與市場邊界不清,市場主體自我治理、自律和外部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導致市場中暗箱操作、操作弄虛的現象屢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還在于市場沒有建立一體化信息共享體系,以致無法建立一體化的市場公平競爭機制及其主體誠信自律體系。
公開、公平、公正和誠信是招標投標的核心價值目標;互聯、開放、透明、共享是互聯網的優勢特征。互聯網的技術特征天然地支撐招標投標的核心價值,因此,招標投標領域要推行電子化甚至互聯網化,這是兩者本質的優勢特性決定的,也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和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順應“互聯網+”產業融合創新的新趨勢,推進“互聯網+”招標采購,大力發展電子招標投標及其信息一體化共享體系,對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提高經濟效益、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規范行政監督方式,發揮社會公眾監督作用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貫徹國務院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落實《電子招標投標辦法》,促進電子信息技術與招標采購市場交易及其服務行業的深度融合,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6部委指導,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主辦的中國“互聯網+”招標采購發展論壇于2015年7月30日在北京成功舉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林念修出席論壇開幕式為論壇致辭,并啟動了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網站,拉開了中國“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的序幕。
國家公共服務平臺是依據《電子招標投標辦法》設立的公益性服務平臺,平臺通過與國內各省市公共服務平臺和各行業、各專業交易平臺系統對接,成為全國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根平臺和數據交換樞紐,實現市場信息互聯互通、聚合共享、動態公開,為政府調控和監督市場秩序、發揮社會公眾監督作用以及建設行業誠信自律機制提供大數據支持。
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網站于2015年9月28日上線測試運行,通過依法公開招投標項目全流程信息(包括招標公告、開標記錄、評標公示、中標公告、合同簽約履行、市場主體等等)的集中交互和公開共享,實現了國家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全國招標投標市場信息集中交互和公開共享的大數據樞紐的核心定位。同時,為了推進市場主體基礎信息資源公開共享和解決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中突出的共性問題,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將在2016年3月前陸續推出統一注冊、投標開標保障、CA互聯等服務產品。屆時市場主體可使用“全國統一賬號”登錄交易平臺,實現“一處注冊,共享登錄”。投標開標保障將徹底解決非因投標人主觀原因導致的開標解密失敗,消除市場主體對電子招標投標的擔憂,創造遠程異地開標的條件,為電子招標投標的推廣保駕護航。CA互聯通過搭建多CA聯機認證規范,實現“一把CA行天下”,避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讓我們積極響應“互聯網+”戰略行動計劃,促進跨界互聯、透明共享、開放融合,合力推動“互聯網+”招標采購創新發展,早日實現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立公平競爭保障機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的目標,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