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案提示】
常說商場如戰場,在參與投標時,亦是如此。但是,揚州、江陰等地的12家公司及個人,在參與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綠化工程招標活動期間,為能順利中標,卻是有商有量,有退有讓,可謂一片融洽。在他們的相互串通下,其中10家公司順利中標,另外兩家公司則因“陪標”獲得了共計50萬元的好處費。
近日,兩家涉案公司及其兩名相關負責人、另外9名參與人員在開發區法院同堂領刑。這場串通投標案的總策劃是什么人?該“投標同盟”是如何組建起來的?又是如何串通,順利中標的?本期讀案,為您講述。
第一回 千萬工程發布招標 國企人員參與投標
招標、投標是一種競爭性很強的市場交易方式,其優越性在于優勝劣汰,使整個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其本身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這一點,寶應的大齊再清楚不過。
大齊是江蘇×公司市場部副經理,該公司屬于國有企業,它與寶應縣綠化園林管理處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都是寶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下屬單位。
而大齊所在的市場部,是專門為公司參與投標活動而設立的部門。大齊的工作則是,協助部門經理做好公司相關招投標工作。為此,平日里,他對招標活動公告很是關注。
2011年1月,大齊在一個招投標網上看到,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一個綠化工程項目的招標公告,該招標活動共有10個標段,總工程標的為4000多萬元。
由于當時,×公司允許工作人員參與投標,大齊立即跟部門經理于小辰匯報,準備找幾個同事一起投標。對此,于小辰很是贊成。隨后,他們又找到時任寶應縣綠化園林管理處副主任、江蘇×公司副經理的老韓等3名同事。
經商量,5人一拍即合。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后,大齊向×公司總經理匯報此事,希望能以公司名義參與投標。對方答應,但條件是,投標單位需要繳納的保證金需要他們個人承擔。對此,大齊等人沒有意見。
得到領導允許后,大齊等人以×公司的名義去報了名,并共同出資,繳納了投標保證金。
不久后,好消息傳來。×公司順利通過資格預審,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順利參與投標。正當大齊等人準備制作標書,爭取拿下其中一兩個標段時,一個來電,讓他們摩拳擦掌的熱情冷卻了下來。
第二回 12投標者結為同盟 50萬補償陪標單位
來電者名叫林飛,是揚州A公司的副總經理。由于是同行,對此人,大齊比較熟悉。
在電話中,林飛約大齊到揚州A公司商談此次投標的事。幾天后,大齊等3人如期前去赴約。到現場后,大齊等人才發現,除了他們外,還有其他參與投標公司的人員。
會議開始后,大齊等人很快弄明白了。這場碰面會,其實就是一個“結盟會”,目的是讓大家都順利中標。但此次招標的工程一共只有10個標段,標段的標的有大有小,但投標公司卻有12家,無論如何,也不能達到人均一標、標的平均的“公平”。
那么,誰該中標?又該中哪個標?為此,與會人員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這時,林飛主動提出一個方案——兩家公司退出,其他10家公司通過抓鬮的方式,確定中標標段,并按照標的大小出資,拿出共計50萬元作為給這兩家公司的經濟補償。
在該行業內,這筆補償款又被稱為“陪標費”。原來,這兩家主動退出的公司,并非直接就退出投標活動,而是要繼續參與投標。因為,按照相關規定,每個標段至少有3家單位參與投標才能開標。如果投標單位不足3家,該標段就要重新招標,那么,這樣一來,新的公司參與投標,對他們這個“同盟”來說,并沒有好處。因此,為了保證每個標段都有足夠的單位參與投標,他們就需要這兩家公司繼續參與投標,但要故意不中標,俗稱“陪標”。
舉例而言,由于此次招標公告中規定的評標辦法是,最低價中標。這就意味著,在相關條件都符合招標要求的前提下,投標單位能否中標,主要是看報價。假如揚州A公司,想要做該工程的1號標段,其他“同盟”單位也沒有異議。那么,在做標書的時候,揚州A公司就正常報價,其他公司則故意報高價。這樣的話,揚州A公司報價最低,就能成功中標。
這樣一來,“陪標”單位只能拿到“陪標費”,而不能拿到工程。可是,既然都已拿到了投標的機會,哪家單位會放棄工程呢?與會人員陷入了糾結。
這時,大齊、于小辰等4人經商議后決定,直接拿陪標費。因此,江蘇×公司就成了“陪標”單位。
第三回 假公濟私5人分贓 自查自糾4人退贓
2011年2月,12家投標人碰面,核對各自的報價后,前去參與投標。不久,該工程正式開標,其結果與他們事先碰頭商定的方案是一致的。
當天傍晚,林飛就履行承諾,交給于小辰25萬元補償費。回到寶應后,于小辰等5人將25萬元平分。事后,投標保證金也被退了回來。就這樣,一番折騰后,公司雖然沒有中標,但他們個人反而通過陪標賺了一筆錢。
此次招標活動中,10家投標公司如愿中標,另外兩家公司也拿到了陪標費。表面上看,皆大歡喜,可他們沒料到的是,這筆錢花得差不多的時候,“麻煩”就找上門來了。
2012年2月份,同行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及于小辰因經濟問題,先后被有關部門調查。為此,寶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來到寶應縣×公司,要求該單位自查自糾。
此時,大齊等4人猶如驚弓之鳥,主動將錢退至寶應縣紀委廉政賬戶,后將該情況向公司總經理報告、檢討。同年4月,老韓、大齊等4人到檢察機關交代情況。
此后,大齊等4人因涉嫌受賄罪,被寶應縣檢察院提起公訴,于小辰被另案處理。
2012年下半年,寶應縣法院先后對大齊等4人受賄案進行開庭審理。庭審中,大齊等4人的辯護人均提出辯護意見。其中一個共同的辯護意見是,對檢方指控的罪名有異議。
辯護人們認為,此次參加投標,是大齊等人以個人名義,借用單位資質而進行的,并非利用之便,應屬于個人行為,不應認定為受賄罪。
對于該辯護意見,法院經審理后沒有采納。理由是,大齊等人身為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經公司同意,并以公司的資質報名,從事投標經營活動,是代表公司對外發生經濟往來,并非是個人行為。
2012年9月,寶應法院對大齊等4人分別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大齊等4人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好處,歸個人所有,其行為均已構成受賄罪。鑒于4人有自首、退贓等情節,法院依法給予4人一定的緩刑考驗期限。故以受賄罪,分別判處大齊等4人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大齊等人受賄案宣判后,其他涉案人員本以為此事就此翻篇。可沒想到,事與愿違——
2015年下半年,我市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揚州A公司等12家公司和個人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某綠化工程招標過程中涉嫌串通投標,未被處理后,遂將該線索移送給揚州市公安局。
接到線索后,揚州市公安局展開初步調查,并于2015年12月18日對此案立案偵查。截至今年1月6日,林飛等11人涉案人員先后歸案。這11人中,有3人系涉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另外6人分別為涉案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項目經理等職務,另外兩人則是借用他人資質的個體人員。
歸案后,這11人交代了整個串通投標過程的起因及經過。而事情還得從那則招標公告說起。
第四回 惡意串通十家中標 東窗事發大家遭殃
原來,就在大齊在網上看到招標公告不久,揚州A公司負責收集招標信息的員工,也在招標公告欄看到了這則招標公告。隨后,她就把這個消息匯報給了揚州A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晉中。
晉中聽罷,很有興致,就派林飛按照公告要求去報名參加。
在報名時,林飛發現,前來報名的同行單位很多,感覺中標幾率受到威脅。但好在有幾個前來投標的人,林飛都熟悉。其中就包括江蘇×公司的大齊。
在報名期間,林飛等人聚在一起閑聊時,提到了此次工程的標底價。而所謂標底價,就是招標人根據招標項目的具體情況,編制的完成招標項目所需的全部費用,是招標人對建設工程的期望價格。
大家都認為,此次招標工程的標底價太低了,如果同行之間競爭的話,大家都賺不到利潤。于是,有人就提議,大家集中商量一下。當時,在場人員未置可否。
回到公司后,林飛把這一情況匯報給了晉中。同時提出,為確保順利中標,最好把10個標段投標公司召集起來。晉中同意了,并安排林飛負責此事的具體操作。
此后,林飛通過了解,摸清了個大概情況——此次一共有20個單位參加了招標活動。但實際上,有幾家公司和自家公司的情況相似——即除了以自己公司名義報名外,還借用了多個公司的資質參與。這樣篩選下來,實際上,一共有12家公司及個人參與此次招標活動。接下來,便有了文中第一回的碰面“結盟會”。
在確定寶應的江蘇×公司和儀征的揚州C公司為“陪標”單位后,揚州A公司其他幾家公司在會場,以抓鬮的方式,確定了各自中標段號、約定相互陪標、串通各自報價。隨后,10家公司和個人各自將“補償金”以現金的方式繳至揚州A公司。后因上述單位私下串通報價,致使中標結果與抓鬮結果一致。
近日,經開發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揚州A公司等兩家公司及晉中、林飛等10人在開發區法院同堂受審,揚州C公司被另案處理。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這兩家被告公司及10名被告人作為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的利益,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串通投標罪。在共同犯罪中,晉中和林飛系主犯。鑒于晉中等10人有自首等情節,法院分別對10人處以罰金3000元至5000元不等,對兩家被告公司處以罰金1萬元至1.5萬元不等。(文中人物及公司均系化名)
【業內觀點】將串通投標犯罪納入“賄檔查詢”
據法律界人士介紹,作為一種競爭性很強的市場交易方式,招標、投標本身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倘若當事人通過串通投標的不正當手段排斥他人的正當競爭,就會使招標投標活動喪失其原有功能,進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投標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實際上,目前社會面臨的尷尬問題是,有的單位和個人惡意串標,影響招投標市場的公平競爭,由于打擊力度不夠大,串通投標罪的犯罪成本低,其他投標當事人也可能會效仿,影響市場的公平競爭。
該法律界人士認為,目前,檢察機關設立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在防控賄賂犯罪、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誠信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賄檔查詢”,那些曾因采用行賄犯罪等不公平競爭手段的單位及個人被招投標市場“拒之門外”,但曾因犯串通投標罪的單位和個人,仍可以從檢察機關獲取無行賄犯罪記錄的證明,再次進入招投標市場。因此,該人士建議將串通投標犯罪記錄錄入檢察機關的行賄犯罪檔案數據庫,對于曾因犯串通投標罪的單位和個人出證明文件時,一并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