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動向
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檢測認證委員會(以下簡稱“技術委員會”)日前在京召開會議,討論部署電子招標投標系統認證規則編制工作。國家認監委認證監管部處長郝欣、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副處長趙成峰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技術委員會主任任瓏主持。
郝欣在講話中指出,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工作要以《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技術規范》為主要依據,兼顧實施認證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以及被認證單位和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客觀、科學、合理、可信的認證規則評價標準,同時簡化和壓縮認證的程序和成本,以最小成本達到符合標準的最大功效。同時,他強調檢測認證機構不得在《技術規范》及行業相關制度要求標準以外設定額外的認證要求。
趙成峰在講話中指出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工作要做到“三個結合”,即認證規則與招標投標法律法規制度相結合、技術性和管理性相結合、一般性和創新性相結合,要從實際出發,保質保量地編制完成電子招標投標系統認證規則,同時為確保認證規則能夠公開、透明、有序實施,要建立市場各方的意見反饋機制,不斷完善認證規則。
“十三五”時期,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將更多關注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在鼓勵采購國貨、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加強制度建設方面加大力度。這是記者從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召開的中央國家機關2016年政府集中采購工作會議上獲得的消息。
“十三五”期間,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工作重點要從鼓勵采購國貨、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加強制度建設四個方面著力,在助力產業發展、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同時,要高度關注政府采購誠信建設,強化政府采購的公開透明,以價格、質量為重點構建信用評價體系,建立政府采購黑名單制度,加強集中采購機構及工作人員自身的誠信建設。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四部門聯合出臺《北京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試行),這是北京市首次針對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制定相應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辦法》自7月1日起施行,試行期兩年。
近年來,北京市有形建筑市場招投標工作保持高位運行,建設工程評標專家隊伍日益擴大。全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六千多人,占全市各類評標專家總數的60%。同時,評標專家的監督管理仍然存在專家管理權責分離、政策法規不夠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招投標活動的有序開展,更有可能給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帶來潛在風險。《辦法》旨在加強建設工程評標專家監督管理,規范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評標行為,維護招投標活動公開公平公正有序進行。
二、平臺動態
1.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和河北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簽署對接互聯合作協議
6月8日,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河北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簽署了對接互聯互通合作協議。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有限公司總經理平慶忠、河北省招標投標協會會長王吉科分別在協議上簽字。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將向河北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互聯互通服務組件和前置機軟件;國家平臺推出的主體共享登錄、投標開標保障、CA互聯、政策法規等產品和服務,河北方面享有優先合作和使用權。
雙方合作要實現的目標是:在河北全省范圍內實現“一網通”;與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對接互聯,做到一次對接全國聯通。
河北方面表示,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展很快,能與這樣的平臺合作,讓我們充滿了信心。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合作能夠進一步推動河北省電子招投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