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以下簡稱《方案》),吹響了加速推進“互聯網+”招標采購的號角。這是2013年頒布《電子招標投標辦法》以來,國家在不斷探索和實踐基礎上,推出的一個較為全面的關于電子化招標采購發展方向的重要文件。《方案》提出,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應當發揮好帶頭示范作用,抓緊制定發展電子化招標采購的目標、實施計劃和保障措施,積極推行集團化電子招標采購,在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采購、與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互聯共享、有序通過檢測認證、挖掘大數據應用等方面,為交易平臺發展作出表率。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能”)秉承“三色公司”的企業使命,致力于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在中國發電企業中率先進入世界企業500強。截至2016年底,中國華能境內外全資及控股電廠裝機容量達到1.6554億千瓦,為電力主業發展服務的煤炭、金融、科技研發、交通運輸等產業初具規模。中國華能高度重視《方案》的落實工作,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的要求,結合中國華能的實際,創新建設電子商務平臺,研究落實目標和行動計劃,大力推行陽光化采購,積極發揮中央企業的帶頭和表率作用。
第一,以創新共享理念建設電子招投標系統。中國華能電子商務平臺(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是中國華能落實“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數字華能”建設、提升采購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平臺。平臺采用云平臺、大數據、移動應用等先進技術,實現采購過程數字化、全程可追溯、可管控,實現功能、業務、用戶全覆蓋,實現供應商、專家庫、采購信息等資源的有效集中,實現架構、界面、流程、數據的協調統一。中國華能于2015年10月26日啟動電子招投標系統建設,系統于2016年01月15日實現上線試運行,2月16日發布第一個全流程在線項目招標公告,7月15日獲得第三方檢測通過報告,7月20日開始向全集團推廣實施,12月20日,系統通過了最為嚴格的三星認證。系統的建設、推廣和運營等方面都作出很多創新之舉,對其他平臺的建設者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是創新平臺架構,采購服務云端化。中國華能創新提出了“外部交易薄應用+內部管理厚平臺”電商新架構模式,結合云平臺、大數據、移動應用等先進技術,在央企中首家采用阿里飛天云平臺建設全新電商平臺。該平臺具有穩定性好、安全性高、成本低和可擴展性強等特點,可輕松承載8000-10000億次數據庫查詢,適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更新,使采購服務更加高效和便捷。
二是創新采購流程,采購需求全覆蓋。中國華能電子商務平臺覆蓋4萬家供應商,從電廠大型設備到日常物資,華能集團的整個采購過程都能通過互聯網實現,具備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單一來源采購、閑置和廢舊物資競價等多種采購功能,充分滿足企業多樣化采購需求,并做到打通內外網,實現內網審批和外網采購全程可追溯的陽光化采購。截至2017年4月底,中國華能電子商務平臺完成電子招投標項目5966個,具有外部供應商44198家,內部上線企業821家,用戶覆蓋中國華能各企業。
三是注重互聯共享,采購行為陽光化。中國華能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與內部物資管理平臺、主數據系統和財務系統等實現無縫連接,以及與第三方支付系統、銀行系統、數字證書系統、短信平臺和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等外部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全流程無紙化電子招投標操作和電子化支付,采購行為全程記錄在案、可永久追溯,實現采購行為的陽光化。采用全流程電子招投標,每年減少的招投標打印、交通、住宿、餐食等費用可觀。
四是創新評標方式,采購管理精準化。中國華能采用模板技術,結合各類格式化招標文件,實現了投標文件響應內容與評標指標一一關聯和精準定位,提高了評標效率,提升了精準評標水平。通過此采購管理,招投標全過程平均縮短5-7天;基于第三方交易數據共享支撐,實現評標價格與外部交易價格曲線的分析比對,提高了降本增效水平。開關柜、電纜、催化劑、風力發電機組等集中采購項目,與傳統電子招投標相比,節資率提升0.5個百分點。
第二,以務實作風落實行動目標和計劃。中國華能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的要求,結合《方案》提出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實施等,研究制定了中國華能的行動方案,立足電子商務平臺、電子招投標系統的深化應用,聚焦陽光采購、提質增效、互聯互通、加強監管,提出了2017年至2019年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17年,中國華能系統內招標項目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采購,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更加規范,電子招投標模塊完成檢測和認證。通過典型區域/產業公司的實際采購需求,持續對平臺功能優化升級。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電纜等物料主導型設備材料成本分析,為采購決策提供依據。啟動電子商務平臺移動端建設,使招標人、供應商、招標代理機構等用戶可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相關信息查詢和業務操作。優化評標工作系統環境,建設平臺大文件高速緩存系統,評標專家在查看投標文件時根據需要自動從本地進行讀取,提高工作效率,強化保密管理。
2018年,實現電子商務平臺與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協同運行,共享公共服務平臺的CA互認、開標保障、政策法規解讀等功能。統一電子商務平臺與電子招投標模塊的技術架構,充分發揮云平臺技術優勢,確保平臺高效穩定運行。利用平臺全流程信息動態記錄、留痕追溯、透明公開的特性,布設風險點防控和重大風險預警功能,實現采購業務流程與監督管理有效融合,形成覆蓋三級采購的全方位立體監督體系。進一步加強各類文件模板標準化建設,固化在電子商務平臺中,提高采購工作效率。
2019年,研發大數據分析功能,通過對招標采購信息大數據統計分析,把握市場動態、預測行業趨勢,為采購策略制定提供決策依據。推動與國內電力行業、中央企業實現采購信息互通(包括采購文件、供應商、專家、價格等信息),全面提升采購質量,降低采購成本。依據集團公司供應商管理細則,對供應商分類管理,通過供應商綜合指標分析,在平臺實現集團公司供應商評價體系。
為落實上述目標任務,中國華能將開展九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一是對電子商務和電子招投標系統功能進行持續優化升級;二是優化評標工作系統環境;三是開發平臺移動端;四是加強與公共服務平臺互聯共享;五是強化內部信息的互聯共享;六是實現平臺監督功能;七是建立電子招標采購標準化模板;八是開發和強化信息大數據應用;九是建立中國華能的供應商評價體系。中國華能力求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把《方案》的要求落實落地,使得“互聯網+招標采購”成為強化集約管理的有效手段,成為推進陽光化采購的有效載體,成為規范采購行為的有效途徑,成為強化采購監督的有效工具。
第三,以招標采購為抓手推動管理提升。招標采購工作,在國家層面有招投標法來規范,在政府層面有政府采購法來約束,在企業層面有著嚴格的制度規定,招標采購工作已成為衡量企業依法治企水平的重要標志。正因為如此,招標采購歷來是中央巡視、國家審計、國資委監管的重點關注領域。同時,招標采購固有的經濟屬性,是企業向內挖潛、降本節支、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方案》,為中央企業以招標采購為抓手推進企業管理提升,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中國華能以落實《方案》為契機,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一是依法遵規嚴格管理。中國華能要求公司系統各單位要始終繃緊“依法遵規”這根弦,堅決執行中國華能招標采購“三個絕對不允許”的要求(絕對不允許違反國家招投標法律法規和公司采購各項制度要求;絕對不允許發生“應招標不招標、應公開招標不公開招標”問題;絕對不允許未經審批開展預算外、計劃外采購),號召公司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切實做到以上率下,帶頭從嚴執行,帶頭剛性執行。要求各單位在招標采購問題上,要敢管敢嚴,真管真嚴,長管長嚴,堅持巡視整改長效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做到“問題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目標化”。要求以專項巡視、過程審計的眼光看待招投標問題,招標采購工作要經得起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嚴格檢驗和歷史的嚴格檢驗。
二是著力推進提質增效。中國華能要求把“質量效益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招標采購始終,持續深化兩級集采,不斷優化采購策略,積極引導充分競爭,加大陽光化采購力度,強化集中統一監管,向采購集約管理要效益。要求加強庫存指標動態監管,充分利庫利舊,把成本細分的理念貫穿于采購及物資管理全過程,力爭把成本工作做到極致,向細化成本控制要效益。要求加強供應商的動態量化評價和考核,加強評標專家的隊伍建設,加強采購質量動態管控,向采購質量管控要效益。同時,中國華能要求各單位領導和有關從業人員要始終牢記服務定位,堅決轉變工作作風,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創新采購策略,深化落實采購條件,著力提高采購效率,及時響應一線需求,確保滿足生產、經營、發展工作需要,充分發揮采購降本增效和保障服務作用。
三是強化企業風險管控。招標采購方式、采購過程出現的問題,在有關合同簽署后往往很難再進行更改完善。中國華能要求嚴格過程監督,規范采購工作,有效防控風險。要求公司系統各單位抓實抓牢事前、事中實時監督,從采購計劃、采購過程、采購合同、產品質量、供應商、評標專家等相關管理環節,采取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定期監督等不同方式,把發現問題的過程前移,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錯誤。要求強化內部制約制衡機制,真正落實“需求、采購、決策”三分離和“預審、評標、定標”三分離原則,按照“事前監督抓隱患,事后監督抓問責”的要求,通過自查自糾、單位互查、聯合督查、專項檢查等多種方式,對采購工作進行嚴格的事后監督,針對出現的問題,不斷優化、完善相關制度和流程,依據有關規定開展責任追究。中國華能要求通過陽光化采購,依托信息化手段,結合相關公示環節,加強社會各方監督,有效防控風險,推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